滕州是餃子的發源地
2015-03-05 10:22:26 來源:齊魯晚報
-
北方有句俗語,“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這既說明過年吃餃子是最低生活標準,又說明餃子是中華民族象征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傳統食品。許多出門在外打拼的人,不論離家多遠,到春節都會跋山涉水地回來,與家人一起熱乎乎地吃頓餃子,以示圓滿幸福。那么你知道餃子的“老家”在哪里嗎?現在讓歷史告訴你—
1978年春天,由山東省文化局組織成立的文化調查隊,到今天地處滕州市官橋、張汪兩鎮的地面上采取重點調查、鉆探、試掘的方法,對薛國故城址進行勘查和墓葬發掘。在尤摟村東薛國宰薛比(卒于公元前497年)墓中,發現了一批煮肉的鼎、盛飯的簋、裝酒的壺等陪葬品,更為重要的是在一青銅禮器簠里發現了水餃,為中國人年節吃餃子的習俗找到了歷史的根據。
1991年,國家大型學術刊物《考古學報》全文刊登了宮衍興、解華英、胡立新三位考古工作者聯合撰寫的《薛國故城勘查和墓葬發掘報告》一文,文中詳細記述了水餃出土時的情景:“出土的一件銅簠內排放著滿滿一盒三角形食物,出土時表面有一層白色粉狀食物,風一吹即消失掉,露出三角形狀似水餃的食物。食物雖已炭化,但當用竹簽輕輕撥動時,發現三角形食物內包有屑狀餡。經觀察分析,我們認為銅簠內三角形食物,即中國傳統美食水餃,三角形食物每個長邊為5-6厘米,從一角到一邊中點長3.5-4厘米。如果我們的觀察推斷無誤,那么出土的水餃要比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唐代墓中出土的水餃實物早近1500年。春秋時期的水餃在東夷地區薛國墓葬中的發現,說明這種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美食,很可能最早源于我國古代的東夷地區。”
“好吃不過餃子”。2500多年前的美食在年年除夕表達著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作為“餃子故里”的子孫們,怎能忘懷先祖給我們留下的齊天洪福呢?(來源:齊魯晚報)
上一篇:臺兒莊名人--郁馥馨
下一篇:棗莊鐵道游擊隊大事記